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无声戏》作品鉴赏

《无声戏》作品鉴赏



《无声戏》又名《连城璧》,是清代李渔创作的世情小说集。两集十八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

小说在题材上不作依傍,均为自创,多写俗人俗事,主人公有优伶、娼妓、商人、皂隶、村妇、财主、乞儿、无赖、秀才,举人和官吏等。抨击了封建道德观念,但很少反映重大的时代社会问题。

小说颇具喜剧色彩,而大旨归于道德劝戒,善恶有报。故事新鲜奇特,结构单纯,构思巧妙,情节引入,善于设置悬念,结局出奇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人物配置也极为周全,出场人物在情节中均有不可变易的位置。语言通俗生动,诙谐风趣。但过分追求设奇而忽视细节描写,说教亦过多,缺少使读者亲临其境的艺术魅力。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士、农、工、商,无所不包。

李渔自己说:“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家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趋避,是药入寿世之方,救苦驱灾之具也”。

可见作者对于这些民间故事的采择利用是有其鲜明目的的。惩恶劝善是这部小说集的基本主题之一。如第八回中对丫环碧莲的赞美,第十回中对陈氏的贬斥,第十一回中通过仆人百顺与逆子逆孙间的对比,突出了“奴仆好的,也当得子孙;子孙不好的,尚不如奴仆”这样一个中心论题,总之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些寄寓,有的还非常深刻。

艺术特色

李渔写小说借鉴了戏曲的一些手法,这在《无声戏》中表现得很明显。如故事往往立意新奇,出人意料,确有“当世耳目为我一新”的气象。如第四回中的情节别具匠心,一波三折,但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此外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鲜明,如第八回中将周氏、莫氏、碧莲三人的身份地位和内心变化都惟妙惟肖地表现于读者面前,其他人物也大多有这个特点,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另外从结构章法上看,作者在曲折多变的情节中把握住分明的脉络,有次序地进行叙述。在交待完背景材料后,随着人物的活动,展开矛盾冲突,在情节、线索扩大中,主次分明而又互相交织,有时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双线或双线交叉发展的布局,头绪不乱,前后照应。

最后从语言上看,《无声戏》运用浅近生动的语言,且多诙谐戏谑之语,贯彻了李渔小说“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的主张。因此《无声戏》一出版就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屡禁不止,这也说明了该书强盛的生命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