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莱芜梆子的历史渊源

莱芜梆子的历史渊源



莱芜梆子,山东省莱芜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又名“莱芜讴”。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莱芜梆子的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区,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

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19。

历史渊源

乾隆末年(约1786年至1795年间),安徽徽戏班社——老阳春,循四大徽班进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西南夏张附近的程子寨王侍郎家定居下来,开始在泰沂山区一带活动。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已经河南传到鲁西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当地群众称为“本地梆子”)。

粗犷高昂的鲁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因而日渐兴盛。比“徽戏”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区人民刚直侠义的性格。“老阳春”班为自身生存,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这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自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因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到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从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约1886年至1937年)爆发以前的五十年间,是莱芜梆子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流行区域不断开拓。仅在泰安、莱芜、新泰一带,就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科班,培养了四百多名演员,有十几个职业班社常年活动。

随着职业班社的不断增多,其流行区域也逐渐跨出了泰沂山区。东至日照,南到临沂以南,西到平阴,北到济南、淄博一带,常有职业班社去演出,大有蓬勃发展、日渐兴盛之势。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日趋繁茂的地方剧种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班社被迫解散,艺人四处飘零。

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演出活动外,无一个职业班社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只有抗日根据地的文工团仍以莱芜梆子的曲调演唱革命内容,唤起民众共同对敌。莱芜梆子日趋衰退,到了没落的边缘。

1954年1月14日,莱芜县召集起五十多名艺术水平较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菜芜梆子老艺人,建立了“莱芜国营民艺剧团”,这是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国营专业莱芜梆子文艺团体。1956年,正式改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从此,“莱芜梆子”这几近灭绝的古老地方剧种,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重又获得了新生。随着国营剧团的建立,培养新生力量的方法也由过去的艺徒科班制改为招收学员制。

莱芜县剧团于1954年、1956年、1959年连续招收了三批学员,共计100人。学员同正式演员一样,都有了固定工资,享受各方面平等的政治待遇和权利,真正成为剧团的主人。在整理、改编、演出了大量的传统剧目的同时,学习,移植,创作了大量的现代剧目,并积极上山下乡,送戏上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62年郭沫若副委员长在泰安观看了《八件衣》,罗瑞卿、杨得志等同志在新泰观看了《赵连岱借闺女》,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送猪记》的进京演出,使莱芜梆子开始走向全国。

1967年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仅有的菜芜梆子剧团被迫解散,菜芜梆子又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摧残。1974年,按照县委的指示,在县文艺宣传队(1970年建立)的基础上,从下放到工厂去的原剧团演员中,抽调回了十多名中青年同志,重新恢复建立了“莱芜梆子剧团”,莱芜梆子又获得了第二次新生。1977年招收了20名新学员,为莱芜梆子充实了新生力量,莱芜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462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