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景泰蓝有多少分类

景泰蓝有多少分类



如果说瓷器像茉莉花一样清新高雅,那么景泰蓝一定是美艳的牡丹花高贵大气,虽然他们各有千秋,但不同于瓷器的是景泰蓝的制作工序更为复杂,造型也更多变。当然,经过历史的变迁,有好多的制作技艺已经不多见了,如果大家对景泰蓝这艺术瑰宝感兴趣的话可以到北京市珐琅厂去逛一逛、看一看,了解一下被称为工艺美术四大花旦之一的景泰蓝是多麽的绚烂辉煌。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几个种类:

一、铜(金、银)胎掐丝珐琅器

人们一般将铜胎掐丝珐琅器称为景泰蓝,也有人称之为金属胎掐丝起线珐琅器。这类制品,由于采用铜丝掐花起线的方法,通常被称作“铜胎掐丝珐琅”,这是景泰蓝的主导产品,市场上95%以上的景泰蓝均为“铜胎掐丝珐琅”,金、银胎掐丝珐琅由于胎体比较贵重,市场需求也非常少,所以基本没有生产厂家。

二、金属錾胎珐琅器

金属錾胎珐琅器亦称“嵌珐琅”,是将金属雕錾技法运用于珐琅器的制作过程中。金属雕錾技法是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远在商周时期,当时的工匠已将这种技艺广泛地运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制作出许多装饰精美的青铜器工艺品。金属錾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是在已制成的比较厚的铜胎上,依据纹样设计的要求描绘出图案的轮廓线,然后用金属雕錾技法,在图案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得纹样轮廓线凸起,再在凹下处施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三、金属锤胎珐琅器

金属锤胎珐琅器简称“锤胎珐琅器”。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在金、铜等金属胎上锤出凹凸不平的图案花纹之后,再在花纹内点蓝、烧蓝、镀金而成。珐琅呈隐起效果,恰似在金碧辉煌的地子上镶嵌的宝石,光彩夺目。锤胎珐琅工艺多用于制造七珍八宝等供器。锤胎珐琅器和錾胎珐琅器的相同之处,都是在金属胎上直接运用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出凹凸的图案轮廓线。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錾胎起线的珐琅器,是于金属的表面施以雕錾减地的技法起了线来;而锤胎起线的珐琅器,则是在金属胎背面施以锤击技法,使表面起出线来。

四、铜胎画珐琅器

铜胎画珐琅又称“画珐琅”,俗称“烧瓷”。制作工艺是先在铜胎上挂釉,再用釉色绘纹饰,经填彩修饰后入炉烧结,最后镀金而成。烧瓷工艺品一般有两类,一种是在胎体上精雕细錾或配上錾雕耳子花活进行配饰,然后彩绘;另一种是在光胎上进行彩绘。前者属高档工艺品,后者为普及品。

画珐琅大约于17世纪初经欧洲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18世纪以后。现存最早的烧瓷制品是清康熙年间制作的《五福瓶》、《玉堂富贵瓶》,造型精巧,色泽艳丽,描绘精细。清乾隆年间,在清宫供职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曾指导宫廷烧瓷,用西洋画法表现西洋和中国的景物,形成早期烧瓷彩绘中的“洋味儿”。

五、金属胎露地珐琅器

金属胎露地珐琅器俗称“金地景泰蓝”。金属胎珐琅制品,多采用红铜制胎,这是由于红铜软,其延展性比较好,易成型,在制胎过程中不易开裂,且红铜与釉料的附着力比较好的缘故。传世珐琅制品中亦有用黄金为胎者,其釉料显色比较鲜亮。有的作品只在轮廓线内填敷珐琅釉料,轮廓线外则显露金地,可谓灿烂辉煌。

这类以金为胎的珐琅制品数量很少,多为18世纪以后的作品。后来流行的金地景泰蓝,均彩用红铜胎,掐丝轮廓线为双线并行成纹样,或轮廓线相衔接处交代明确清晰,只在轮廓线内点填釉色,其余部位保留原胎形不点填釉色,待烧蓝、磨光后,丝纹和原胎形露地处镀上黄金。如金地《葫芦瓶》、金地《狮顶罐》等,凡露地凹处镀上金色,凸起处点填有彩色釉色,效果似浮雕,金色与釉色相映生辉,别具一格。

六、透明珐琅器

透明珐琅器包括金属胎透明珐琅器和无胎掐丝透明珐琅器。金属胎透明珐琅器一般称为“透明珐琅器”,俗称“银蓝”或“烧银蓝”。制作工艺是将具有透明性的各种釉料涂饰在做过艺术加工的金胎、银胎(或铜镀银胎)上,经几次饰涂烧结后,露出胎上的花纹。釉料一般用紫、蓝、绿、黄四色,可用单色,亦可用复色。

器胎处理分錾花、锤花,或錾、锤兼用,或錾花之后再贴金片,或在透明珐琅上描金。银蓝釉料的烧结温度低于景泰蓝釉料,但其透明度和细腻程度却高于景泰蓝釉料。银蓝的最大特点在于烧完后不用磨光就具有平滑细腻、光亮如镜的自然美,这种工艺多用于花丝首饰、徽章、标牌等工艺品。

有人将烧银蓝称为“金属胎浅浮雕珐琅器”,是因为其坯胎需先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施以加工后,再罩以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料,经过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和深浅不同,而引起一种视觉上的浓淡、明暗多变的效果。这种制作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珐琅釉料的透明或半透明特点。这一工艺是在金属錾胎珐琅工艺衰落的时候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金属胎透明珐琅器始见于清雍正时期,而又以清乾隆年间广州所制造的最为著名。广州所产的盆、瓶、五供等,器胎轻薄、錾花后再贴金银图案,涂上紫、蓝、绿三色珐琅,甚为瑰丽。此外,属清代内务府的广储司中设有“银作”,也生产“银发蓝”一类的器物。这类器物以银为胎,凿錾花纹后涂饰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料,经烧制而成,常用于制作一些小件的首饰品,其表面效果与半透明珐琅器相似,因此也是景泰蓝工艺中的一种。

无胎掐丝透明珐琅器是将炭粉加白芨粉用水调和成泥状,塑成器皿形状后,再用掐丝方法装饰出纹样,填入釉料,经烧结后,再将塑好的胎形取即可。

七、金属胎综合工艺珐琅器

金属胎综合工艺珐琅器是将多种加工技艺和珐琅釉综合施于金属胎上制成的,有人将这种制品称为“复合珐琅”。它是两三种工艺融于一器的制品,如:以掐丝珐琅工艺与錾胎珐琅工艺相结合的珐琅器,或以画珐琅工艺、掐丝珐琅工艺、錾胎珐琅工艺相结合的珐琅器。珐琅工艺还可与镶嵌、錾花、累丝等工艺结合应用。这种综合工艺在清代乾隆年间以后的皇家金玉手工艺中经常使用。

八、机制景泰蓝

机制景泰蓝是1958年以后由艺人们研制成功的,是根据设计纹样开出凹凸形模具后,运用机制冲压铜片的方法制出胎坯。这种机制冲压出来的胎坯在平面的铜板呈现出与掐丝相似的图案纹样,然后将冲压合格的平面四块或六块铜片焊成立体形,制成瓶、罐胎形。有的可以将平面坯弯成圆形后制成粉盒,也有的可以用上下两片焊接成立体小动物的坯形。由于机制冲压出的丝纹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高度,所以在点填釉料并烘烧后无须磨活。机制景泰蓝丝工纹饰较简洁,大多为小件成套的瓶、罐、粉盒等。

九、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

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俗称“景泰蓝结合产品”,是以景泰蓝为主体,结合其他诸如玉雕、花丝镶嵌、象牙、雕漆、红木雕刻,以及内画工艺等多种原材料和工艺技术加工制成的工艺美术品。

十、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

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大多用于三维工艺造型,如器皿类的瓶、罐,陈设类的塔、鹤、马等。后来艺术家将绘画等引入景泰蓝工艺,形成了绘画与景泰蓝工艺相结合的新画种——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简称“景泰蓝装饰画”。在工艺制作程序上,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与一般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

但是,从立体到平面,景泰蓝在装饰画中有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景泰蓝装饰画在创新中大胆借鉴油画、工笔画、写意画、漆画、版画,以及民间剪纸的技法和意韵。景泰蓝装饰画除有单幅之外,还有一块块拼组而成的大幅装饰画,用以作为楼堂馆所建筑内的大型装饰壁画。景泰蓝珐琅画的大小受烧活炉体大小的制约,国内最大的烧活大炉是北京市珐琅厂于2011年初建成的天然气智能烧活大炉,此炉能够烧制最大画幅为3平方米的景泰蓝画。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的不足之处是平整度不好,面积越大,越不平。

十一、木胎平面掐丝珐琅画

木胎平面掐丝珐琅画又称“景泰蓝铂晶画”、“沙画”,是艺人们在七十年代初发明的。之所以称为景泰蓝铂晶画是因为其工艺借鉴了景泰蓝中的掐丝、点蓝工艺,且色彩均使用景泰蓝釉料。

只是在制作过程中不经烧制,用的丝并非铜丝,而是用扁铝丝。其制作原理是先在木板上进行掐丝、点蓝、喷胶、干燥,最后在表面铺上树脂,配上外框。由于景泰蓝釉料比较贵重,成本高,2005年以后,大部分景泰蓝铂晶画都不再使用景泰蓝釉料,而是采用细沙染色来代替。严格说,景泰蓝铂晶画并非景泰蓝类别中的一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420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