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螺钿漆器是什么

螺钿漆器是什么



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

薄螺钿漆器约创始于北宋。所谓薄螺钿是通过精心选用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剥离、裁切成纤细的点、线、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嵌贴于漆器底地上,有时还间以金、银的条、片、屑等,再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代表性的实物有1955年在河南洛阳唐墓中发现的人物花鸟纹镜。

漆器历史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待诏画家苏汉臣在《秋庭婴戏图》中已描绘了薄螺钿漆木家具坐墩(原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外,周密也在《癸辛杂识·别集下》中记载了贾似道家中的螺钿漆器屏风,上面镶嵌着精细的人物故事画面。在元大都(今北京)遗址中发现了广寒宫图薄螺钿黑漆盘残片,上面的楼阁树木等景物细致,而且运用了分裁壳色,随彩而施的技法,发挥了不同贝壳、不同色彩的特性。

明代,薄螺钿漆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金箔、银箔、金屑、银屑等成为常见的技法,使薄螺钿漆器更加璀璨绚丽。明代最著名的螺钿漆器匠师是江苏扬州的江千里。他的代表作云龙海水纹长方盒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江苏扬州漆器能手卢映之及其孙卢葵生擅长多种髹饰技法,而厚螺钿技法尤为所长,所嵌细片经过雕琢,高出漆面,有浮雕效果。约在清代晚期,薄螺钿技法濒于失传。20世纪,先后在江苏扬州、山西、安徽、上海等地得到恢复,并称为点螺。

出土文物

在陕西西安斗鸡台和河南陕县、洛阳等处的西周墓,河南县辛村卫国墓中发现的螺钿漆器及其残片,有的以方、三角、椭圆、圆锥等状的贝壳片平镶在漆器上,有的贝壳片微微凸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周时期螺钿漆器的代表作是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发掘出来的、豆、觚、壶、杯等多件螺钿漆器,磨制和镶嵌技法甚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自从西汉盛行彩绘和嵌金箔、银箔漆器以来,促进了螺钿漆器的发展。唐代,螺钿髹饰技法有了新的发展,尤其作为铜镜背面的装饰,大放异彩。

代表性的实物有1955年在河南洛阳唐墓中发现的人物花鸟纹镜。日本奈良正仓院也藏有唐代螺钿漆器五色琵琶等。苏州瑞光寺塔发现有五代木胎螺钿漆器花鸟纹黑漆经函。这些螺钿漆器所用的贝壳片都相当厚,称为厚螺钿漆器。薄螺钿漆器约创始于北宋。所谓薄螺钿是将贝壳研磨、裁切成薄片,镶嵌出精细的画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