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参差水竹中,石头何磊落。
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
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
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
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
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
古渡渔翁。明代。释今无。 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参差水竹中,石头何磊落。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