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用他犀利的笔调兼诙谐的文风,塑造了一个皇帝的虚伪形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1
穿行在人生的海面上,多少风帆随风起航,任凭海浪的怂恿,跟随海风的方向。然而,生活仅是这样吗?任凭子集跟随别人的脚步,作为别人的复制品,你的心愿意吗?你满足于这行尸走肉的生活吗?不,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我们不更应该做好自己吗?难道我们还比不上文中的孩童?
回顾历史的长河,有的人被时间埋没,有的人却被永远的记住。爱因斯坦,伽利略,泽征尔。正是因为他们敢于质疑,始终相信自己掌握的真理,并用实践向世人证明“我是对的”才被后人永远留在记忆里。
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正与众多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争辩,面对他们质疑的眼光,你有勇气大声的说出:“两个球是同时落地”的吗?你亦能够在众人嘲讽的目光中,来到比萨斜塔,用实验来检验吗?
横越国度的阻隔,你在指挥演奏音乐,却发现有一处乐谱出错了,于是你停下将疑问的部分又重新演奏了一遍,面对评委们不耐烦的目光,你有勇敢指出乐谱的错误之处,并改正它们吗?
跨越空间的距离,你正在会议室里讨论着有关第三代印刷技术的问题。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你敢力排众议,建议直接研究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吗?面对众人的冷眼旁观,能坚持研究吗?
看今朝,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还在唯唯诺诺的跟随着别人的脚步吗?你还在战战兢兢的走在父母和老师为你铺好的道路上,随波逐流的学习吗?这是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我们应该做的吗?不,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课上,你还在奋笔疾书的摘录老师的解题过程吗?不理解,抄了又如何?结果还是一无所知,即使你将所有的题目都背下来,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写作业时,遇到题目出现错误的情况,你会怎么办?是勇敢的提出疑问,还是将错就错的写上所谓的正确答案呢?
面对问题,敢于质疑,即使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但你确是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而不会像那些只执着于答案表面的人,即使答案是正确的,然而思路却是一问三不知。
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三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耳鼻一边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所谓的三人成虎指的便是这个吧!这亦可见,真理有时并不存在于多数人的手中。
《皇帝的新装》中,众人虚伪的面容与孩子童真的笑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众人回将看不见的衣裳夸奖为最美丽的呢?只因为他们不想成为愚蠢的人,这就是人的虚荣心,两个骗子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从众,虚荣的心理。
风说:“船,你要跟随我的脚步。”船说:“我有属于自己的方向。”于是有了逆水行舟的壮阔;
树说:“草,你要跟随着我的身影。”草说:“我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于是有了装扮大地的博大;
众人说:“孩子,你要走在我们为你安排的道路上。”我说:“我只有属于自己的路。”于是有了莘莘学子,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希望通过这篇皇帝的新装读后感,同学们能够对皇帝的新装一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2
读了《皇帝的新装》,我觉得这里面的国王实在太愚蠢了,
有一个很爱美的国王,他总爱穿漂亮又新潮的衣服。有一天,国王发现没有新衣服穿了,他就下令立刻找人给他做件更新的衣服。这时正好有两个骗子想赚钱,俩个骗子就去对国王说:“陛下,我们会织一种神奇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非常好看,不过,用这种布做的衣服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不称职的和愚蠢的人是看不见的。”国王听了之后想:这种布还可以用它来知道我大臣们是否愚蠢。就让他们快快地做出这件衣服。读到这儿,我真替国王着急,他怎么能相信骗子的话呢?任何事情是不能脱离实际的。过了一段时间,国王派他最聪明最诚实的老部下去看看。老部下看了以后也对国王撒了谎。他又派另一位大臣去看,大臣也对国王撒了谎。这俩位大臣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给国王说谎话。国王决定亲自去看看,国王也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但他却显得非常满意。在生活中,我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为了能赚到钱,用骗、抢等等行为,达到对金钱的虚荣心。
第二天早上,国王穿着这件所为的漂亮“衣服”参加游行大典。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人说不漂亮。虽然有一个小孩说了实话,但国王为了不让别人说他是一个愚蠢的国王,只能装着很骄傲的样子继续向前走。大家都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小主人公骗了农民,最终,自己把自己害了,所以说我们大家做人做事一定要诚实。
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3
当我读完这童话后,不由得又对那两个骗子的贪婪不劳而获而憎恨;对皇帝的爱慕虚荣愚昧以至于被骗子耍弄而叹息;对那些大臣官员及随从的随声附和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感到遗憾不过,最使我震惊的是那些平民百姓,在游行大典上,他们为什么不说实话,他们为什么把浑身赤条条的皇帝赞美的不可言喻?
小时侯,我听爸爸讲《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后,那时最多也只有两个概念。一是皇帝好傻。二是骗子的骗术好高明。那也是由于当时我还很小,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做进一步思考。不过,今天当我再一次阅读这篇童话时,似乎有了新的领悟,真是“温故而知新”呀当我读完这童话后,不由得又对那两个骗子的贪婪、不劳而获而憎恨;对皇帝的爱慕虚荣、愚昧以至于被骗子耍弄而叹息;对那些大臣官员及随从的随声附和、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感到遗憾。不过,最使我震惊的是那些平民百姓,在游行大典上,他们为什么不说实话,他们为什么把浑身赤条条的皇帝赞美的不可言喻?
我认为,平民百姓之所以如此,大致上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骗子事先声称,凡是看不见这件衣服的,都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因为百姓们都很要面子,为了维护所谓的名誉,本能地赞美起皇帝的新装来。二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揭开皇帝赤膊游行的事实,会给皇帝难堪的场面,得罪一国之君总归是没好处的。三是百姓们都有“随大流”的意识,人家说什么,我也说什么,反正到时候对了,那最好,错了大家也一起错。
我再次朗读这则童话,从这小小的童话里,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4
游行大典还在举行着,但是人群中不断出现议论。老百姓们揭穿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皇帝再也摆不出一副更为骄傲的神气,心里开始慌张,走的步子越来越小。
这时忠实的老大臣慢慢走来,对着皇帝说:“太阳升得越来越高了,变得越来越热了!您不如先回到宫里歇一歇,其他的明天再说。”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军队回宫,也让老百姓们都回了家,自己随大臣们回宫。
“真是太荒唐了!”皇帝回到宫里气愤的大喊道,“我这至高无上的皇帝叫两个织工给骗了,还在老百姓面前丢了个大面子!一定要惩治他们!惩治他们!”皇帝大发雷霆,气的满宫乱走!“不行,大臣!”皇帝叫道。“在!”众大臣应。“去,现在,全城发布通缉令,命骑士全城搜捕这两个织工。把他们画出来张贴!对了,快叫守城的骑士关闭城门,以免他们逃走!”“是!”大臣们退去,留下皇帝一人在宫里。
皇帝越想越气,可他也不免沉思:“我这么聪明高贵的人怎么会上了这两个骗子的当?”他闭起了眼睛,又继续想,终于恍然大悟:“啊呀!我真是愚蠢,那根本不是织工,他们根本不会做衣服,他们是两个骗子!他们看我喜欢穿新装,就通过这点来骗我,真是可恶!不行,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发生,那我就太愚蠢了……”国王意识到自己应该管理管理国家,关心关心军队了,而不是换件漂亮衣服。
这时,有位大臣来报:“皇上,两个织工已被抓到,从他们身上搜到大量生丝与金币,正在门外听候发落。”原来,两个骗子得意的准备出城,谁知守城骑士接到了通缉令,看到两个骗子大摇大摆的走,一下就抓住了他们。皇帝下令管他们在监牢里,明天带他们上街游行,以示警戒。就这样,骗子被捕,皇帝大悟,整个国家从衰弱边缘又昌盛起来!
皇帝的新装阅读心得体会5
说起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可谓是家喻户晓,大部分学龄前儿童的睡前读物。愚蠢而虚荣的皇帝为了有漂亮、独特的新衣服,请来了两个骗子给他做衣服,却被骗子耍的团团转。甚至为了不被当成傻子,没穿衣服就出去游行。百姓们也害怕被当成傻子,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去帮骗子圆谎。直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揭露了这一切,让皇帝无地自容。从而讽刺了大人们的虚伪和虚荣,赞扬了这个孩子的勇敢与天真。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中,结果真会如此吗?
皇帝的身份高高在上,孩子的的身份卑不足道。或许孩子说出这话时,人们或许会觉得同病相怜,但是毕竟他只是个孩子,这种感觉只是暂时的。谁会愿意为一个孩子之后承认自己看不到这件衣服,是个傻子呢?就算承认了,也会得罪皇帝,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在这个孩子说出真相后,很有可能没有第二个人站出来说自己也看不到。而这个孩子也会因为他们的虚荣被当作“傻子”。所以才会觉得他勇敢,同时也天真。
人也要长大,而长大后谁也无法保证这份天真不会被虚伪取代。有时虚伪也能保障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就好比最后谁也没指出皇帝的错误,给皇帝留台阶下,也不会得罪谁。但是之所以“虚伪”是个贬义词,是因为它的弊大于利。因为最后没有人指出皇帝的错误,皇帝也不会改正,而这样的皇帝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所以受苦的最后还是百姓。所以天真才会比虚伪宝贵。
《皇帝的新装》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明白了天真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