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心得体会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



《西游记》中蕴含了许多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1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西游记》,读过后,我感觉到这本书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个从东土大唐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路遇九九八十一难。在神仙和孙悟空的保护下,终于取回真经,修陈正果的故事。

读过《西游记》之后,我发现这本书上有好多精神值得我学习。第一:唐僧师徒四个特别有耐心,有恒心,而且还有毅力。去往西天有十万八千里,唐僧原本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距离远而放弃,而是毅然地说“贫僧愿去西天拜佛求经。”而去往西天要走18年,但是他们在途中却并没有放弃,二是坚持走下去,直到取到真经为止,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呀!而我,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更没有毅力。比如:有一回,我办手抄报,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我在书上找,找不到了再往电脑里找,急的我心如焚烧,可能是老天爷打了会儿盹,竟然没找到,我一生气,把纸一扔,大喊“我不做了。”

第二点:孙悟空特别的尊敬长辈。唐僧已经给孙悟空下了贬书,但孙悟空非但不记恨,反而要给师傅磕头,唐僧不接受,孙悟空还变成4个来向师父磕头,临走时,还嘱咐师弟们好生照顾师傅。而我,有时候还动不动翻脸,让他们头大,看了这个以后,我再也不会让爸爸妈妈生气了。读了这本《西游记》以后,我受益匪浅。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2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西游记》中的唐玄奘,就是抱着这种虔诚的心态,西天取经的。

在《西游记》中,常常让我浮想联翩的是二位主人公:

第一位是唐玄奘。我是十分钦佩他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但只要是人,都会有瑕疵。他善良,有时甚至善良过了头,愚昧,肉眼凡胎,这些贬义词放在这位“凡人”身上,似乎没有了之前的味道,变成了中性词。但在他身上,我们又能找到什么?找到了他对万物抱有的善心,眼中只有善,没有恶的世界观。如果把它放到当今社会,或许他也不会善良了,他会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没有正义感。

第二位是孙悟空。他也许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满足了所有人心中正义的形象,但又给了大家固执的感觉。应了人无完人这个成语。剧中的“猴哥”勇敢、追求自由、刚正不阿,但你又是否能感觉到他和唐僧浓浓的师徒情?《西游记》中的一番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孙悟空的忠心耿耿: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难道花果山的水帘洞不好吗?不是。难道没有他所崇尚的自由么?也不是。牵扯住他们俩的不就是一段浓厚的师徒情吗?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3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语言精妙,灵活运用了一个个精美的语句,把唐僧师徒四人的困难描绘得活灵活现,几乎全部出现在眼前似的。

本文描绘了师徒几人,去西天取经的过程,路途中出现各路妖魔鬼怪和观音对唐僧几人的考验。

本文突出了师徒四人的勇敢,面对那一些困难,他们用坚强的信念去面对,无论他们看见,遇见了什么,总能用心对待,他们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

本文还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对唐僧的忠心耿耿。猪八戒虽然有时候说要散伙,但他还是忠诚的,因为他在困难时还是会顶力保护师傅,不让妖魔攻击师傅。孙猴不用说他,一直忠心不二,在困难关头,他总是拼了老命地想尽办法保护师傅,在金银大王那儿,他不惜背大山也一定要救师傅。沙僧他总是二话不说一心为师傅,不论自己有多苦,他还是不说话,只为了师傅可以平安到达西天。

看了《西游记》之后我想到了马云,他曾经面临了十多次经济危机,但还是不屈不挠,用尽一切办法来救自己的百年经业,再到后来,马云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创造出来了那个“阿里巴巴”。现在阿里巴巴又创造处了一个个网页,如阿里阿姨,阿里奶奶,阿里妈妈……一类的。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4

寒假里,我拜读了吴承恩先生的著作《西游记》。这本书着实让我领会到不少道理。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一齐去西天取经。他们在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用了数十年才到达西天圣地,取得真经。

在去西天路上,唐僧之所以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是因为他的三个徒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神通广大,还因为他们在降妖伏怪的过程中懂得合作,还有着毫不退缩的精神。

火焰山一役,就充分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毫不退缩的精神。火焰山长八百里,终年有火,一年四季从不曾灭,那上面的火焰连铜铁都能化成汁,这可让唐僧师徒犯了难:火焰山上不能行人,绕又绕不过去,连孙悟空好不容易向罗刹女借来的扇子都是假的,可就是在如此困窘的境地下,他们也丝毫没有打道回府的念头,他们使出了浑身解烽,又从天宫请来了救兵,这才向罗刹女借来了真正的芭蕉扇,过了火焰山。

第三十回中,也有三个徒弟的合作描写。八戒与沙僧用黄袍怪的两个孩子把黄袍怪引出来,当他们到了黄袍怪的洞前,孙悟空再闷声不响地来个袭击,他们准备三人合力把黄袍怪打死或降伏,正是他们三人的合作精神帮助了他们降伏黄袍怪。

《西游记》读书笔记心得5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使此书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著;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的叛逆心理,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也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著、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再想想自己遇到困难时,经常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