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心得体会

《西游记》读后心得

《西游记》读后心得



《西游记》这本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敢于担当、敢作敢为、乐于助人、有勇有谋、机智、活泼、暴躁、忠诚的孙悟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读后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西游记》读后心得1

一天,我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西游记》这本书,我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使我入了迷。于是我把它买回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小说。它取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去天竺(古代印度)取经的事迹,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集合民间传说、戏曲等资料,经过艰苦的再创作改写而成。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向人们展示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并取得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诚心向佛、顽固执着的唐僧;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贪财好色、但又不乏爱心的猪八戒;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僧。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深受大家喜爱。

当我看到“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的时候,我是又难过又生气。唐僧自己肉眼凡胎不识妖怪,连续错怪悟空三次,还要把悟空赶走。悟空一心保护唐僧,却被误解,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猪八戒见师傅赶走师兄不但不帮忙不劝说,反而搬弄是非、落井下石、不断挑拨。最后,悟空只好含悲忍痛,纵起筋斗云,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功德圆满成正果》师徒四人终于到了西方佛地,来到了灵山脚下的玉真观,金顶大仙让唐三藏沐浴,准备明日登山拜佛。次日清晨,唐僧师徒拜别了金顶大仙,随后,来到了雷音寺,拜见了佛祖,求得了真经。最后,佛祖加升唐三藏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悟净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师徒一走十四年,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真经后,回到东土大唐,把真经送给唐王,终修成正果。

《西游记》处处充满奇思妙想,呈现出一个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把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西游记》读后心得2

书是我的好朋友,一路伴我成长。今年寒假我读了《西游记》,令我受益匪浅。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师徒四人形态各异:师傅唐僧一心向佛、心地善良,但是很软弱,分不清好坏,总是被可怕的妖怪擒拿。大师兄孙悟空惩恶扬善、本领高强,即使再厉害的妖怪面对孙悟空也束手无策。二师兄猪八戒好吃懒做,好色,对师傅忠心耿耿。三师兄沙和尚一路上一直挑着行李,师傅遇到困难出手相救没有半句怨言。

在师徒四人中沃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它武艺高强,它有一根可以变大变小的金箍棒,它还会七十二变,在太上老君那里炼成了火眼金睛,它会翻筋斗云。

在取经的路上师傅四人遇到了可怕的白骨精,白骨精阴险、狡诈,让善良的唐僧分不清好坏,把好心的孙悟空赶走了,眼看白骨精要吃到了唐僧肉了,孙悟空不计前嫌还是去营救师傅打败了白骨精。

这是一只多么武艺高强、不计前嫌的猴子形象呀!

我喜欢《西游记》,喜欢里面那只可爱的猴子形象,喜欢师徒四人团结向上的积极心态!

《西游记》读后心得3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读完后,我被书中那些人物和神奇的故事深深迷住了。

这本书主要讲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和《妖邪假设雷音寺》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唐僧不顾孙悟空的阻止,走进了妖怪假设的“雷音寺”,然后被他们抓住,孙悟空为了解救唐僧,到天宫搬救兵,但都被妖怪抓住。之后,孙悟空又去找弥勒佛,才教出大家。我觉得孙悟空看到众神被捉,只有两个字驱使他去找弥勒佛——坚持。如果没有这种品格,孙悟空不会想尽办法去救唐僧。如果孙悟空没有这个品质,他就不会如此尽力。一看到唐僧被捉,就驾着筋斗云回到花果山。

坚持,这词我常常挂在嘴边,但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深深地感到我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每次做作业,一碰到难题就把这个作业扔到一边。做另一个作业。所以我的作业常在10:00完成。读了《西游记》我就决定改掉这个毛病。

“坚持就是胜利”,想要在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这两句话是关于坚持的名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坚持中成长,坚持中流泪吧。

《西游记》读后心得4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啦啦…”每当在无比失落的状况下,听到这首热血沸腾的经典歌曲,我就会打起十二分精神。

以前,我总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悟空只要一个筋斗云就可以直接抵达西天去,却不直接带着唐僧一起翻一个筋斗云去取经呢。现在想来却十分简单。那就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21世纪的新人类也一样,凡事还是得靠劳动取来的成功。

《西游记》的作者清朝的吴承恩。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他中年写成的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西游记》全书共有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99-----81难,到西天取真经的故事。它是我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正是这些优点,使它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使那么多人顶礼膜拜,使那么多别的小说甘拜下风.即使在500年以后的我们还能欣赏到这么一部巨著。

读完《西游记》,对我影响最深的人物是孙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领队前锋,在师傅遇到困难时能即时赶到……在那炼丹炉里的四十九天,更是对他意志力的磨炼,还赐予一双火眼金睛,能辨认真善丑恶,明察秋毫。在现时生活中,我们也得学会明察是非,不被华丽的外表所掩饰的“不友善的人”所迷惑,要擦亮眼睛。但孙悟空毕竟猴子本性顽皮,取经路上必然会出乱套子。到底还是观音明智,使计让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只有这样,悟空才能诚心诚意去往西天的路。当然,如果没有八戒、沙僧的劝导,孙悟空也不会回心转意。没有师傅唐僧的唠叨,他怎会一路保唐僧西天去呢!正是这样的绝妙组合,使得师徒取得真经。最后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加升为八部天龙,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西游记》以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也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西游记》是一本好书,希望师徒四人的精神在往后的几百年、几千年中,仍能受到人类的青睐。

《西游记》读后心得5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他用如椽之笔给我们描写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固执一念的唐僧、憨厚怕事的猪八戒、忠诚老实的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

敢怒敢言 不畏强权。

天庭多次招他上天当官,名为招安,实为看管。当他得知弼马温这个官比芝麻官还小时,一气之下便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做逍遥自在的美猴王去了;当他知道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没有请他时,又生气地把酒喝了、把桃子吃了、还把玉皇大帝的仙丹也吃了,然后大摇大摆地回了花果山。之后,玉帝派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奋起反抗,大战了几百个回合难分胜负。

嫉恶如仇 赤胆忠心。

对害人的妖精,他从不留情;对自己的师父,他忠心耿耿。在师徒四人遇到白骨精时,尽管唐僧责怪他乱杀无辜;尽管默念紧箍咒,疼得他满地打滚;尽管还要和他断绝师徒关系,也没能阻止他打死白骨精的决心,最终白骨精死在了他的如意金箍棒之下。

神通广大 智勇双全。

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在东海龙王那里得到了定海神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了火眼金睛,于是,他变得神通广大。他聪明机智,总能看穿妖怪的伪装。有时变成小虫子,打听消息,有时变成小妖怪,偷大妖怪的法宝,在与妖怪的`斗争中,他总是能想到解救的办法,护送师傅向西。最终,师徒四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在《西游记》这部书中,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面对妖魔鬼怪,他从未退缩;面对师傅的固执,他从未放弃;面对不公平待遇,他从未屈从。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只要我们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坚持不懈、努力向前,我们就能跨过千山,走过万水,最终走向成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