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如同书名一样,很平凡,但却反映出从1975到1985这十年里中国西北农村的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1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触,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孙少平用自己的勤劳和强大的意志力开创了自己的人生,让平凡的人拥有不平凡的人生,这也是本书的主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人,正好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形象,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辉煌起来呢?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为背景,在这个艰难的时代,国家面临着改革和巨变,人们刚刚经受了那个时期的动荡,重新开启了高考,在这个时期上学的人们内心是复杂和矛盾的,但一部分勤奋好学而有有活力的年轻人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1975年来到县城高中读书,没见过世面和贫困的他爱上了出身地主家庭的郝红梅,却并没有得到女神的亲睐。孙少平没有颓废,高中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并在田晓霞的帮助下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而少平的哥哥少安与润叶恋爱却遭到反对,随后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结了婚,少安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却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可见,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爱情往往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和工作原因而结不成果实,少平如此,少安也是如此,这是可悲的。
孙少平后来在煤矿工作,并成为优秀的工人,但在救徒弟的时候受伤面容全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虽然有女孩向他表白,但他觉得自己十分卑微和没有前途而拒绝了对方。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感到非常触动,人生如此坎坷,拿什么面对未来呢?
少平没有灰心,他从医院里出来恢复了信心,开始迎接人生新的挑战。
少平和少安代表了我们广大普通民众的形象,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勇气挑战未来,而普通人的人生也是可以不平凡的!
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2
前一段时间,电视台播放了《平凡的世界》连续剧,看着剧情挺吸引人的,这个假期有时间读了这本书。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而现在,《平凡的世界》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读了《平凡的世界》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平凡的世界》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读了这本书一时间思绪万千,心中有许多感想却不知从何说起。仔细思索,觉得让我最受启发的是孙少平的一个观点。
孙少平认为:即使自己的父母是百万富翁,他也不会继承父母的遗产,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去生活。
的确,孙少平一直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观点。起初,他宁愿在湟源的建筑工地上干活,也不愿意回双水村和哥哥一起经营砖瓦厂,因为他不想在哥哥的庇护下生活。后来他在别人的帮助下被调到铜城大崖湾煤矿工作。虽然很危险,但是他非常喜欢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1985年的第1天,孙少平为了救人受了伤。住院期间,妹妹的男朋友吴众平让他调到省城工作。他没有同意,出院以后又回到了大崖湾煤矿,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孙少平的思想和言行让我一生受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个观点。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不禁想到:现在我的父母是普通老百姓,我没有办法依靠他们的地位衣食无忧的生活;假如我的父母是国家高层的领导,我也不会依靠他们的地位或者接受他们的财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这样就能体现到成就感,可以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人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在相互依存的同时,要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从而体现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3
风来了又走,花来了又落,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平日里紧张而又充实的大一生活中,我从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次见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在几年前,那时我正在上高中,我的语文老师建议我们有意愿的学生可以买这本书看看,来丰富我们阅读知识。那时的我因为学习任务繁重等原因,只是在图书馆草草地翻过此书。当我再拿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下午,窗外飘着朦胧细雨,我坐在图书馆的椅子上与书中的语句进行着默默的心语交流。人生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起来令我荡气回肠,沉浸其中。
说实话,再次触碰到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由于此时彼时在人生阅历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使我对重读这本书所得到的理解也迥然不同。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奋斗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不断的打击和挫折。如为了扩大社会自留地,她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暗典型来批判;在扩大砖厂时,因烧砖师傅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他就像一直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颤抖着,但是他并未放弃,而是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与之相反,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挫折和打击来临之日是多么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跳楼,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可曾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泥土中的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孙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坚忍不挠是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他出生贫寒,却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在尘世的喧嚣中苦苦挣扎,无论多苦,无论多累,他都不会轻言放弃,同命运的咽喉作斗争,同生活扳手腕,一生奔波,一世坚持。在做揽工汉时,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在他得知田晓霞为救人而牺牲时,他仍默默地承受所有的一切;在煤矿事件中为了救工友导致了自己毁容时,他仍未放弃,勇敢的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与其相比是何其的幸运,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
少安和少平两兄弟虽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生活着,但是他们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他们一次次在苦难中得到锤炼和升华,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
从《平凡的世界》中,我也学会了许多。我从小学一路走来,经历的挫折无非是是一些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的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这又算什么呢?人生就是不休止的奋斗,无论是任何困难,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坚定心中的信念,一生学习,一生奋斗,这样,我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经历,平凡的所有。但却给予我们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这本书陪伴了我的大一生活,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让我在奋斗路上不再孤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像少安少平两兄弟学习,成为一名不放弃不言败的人。
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4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好运,但命运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
《平凡的世界》中,我亲眼见证了命运的起伏。有些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没有任何预兆。正如书中所说:“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的确,任何幸福和悲伤都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像一朵花会盛开也会枯萎,并且一直延续下去。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枯萎。也许只是阳光普照,转眼间却被夜风吹得四分五裂。清晨再看,只有几片花瓣在独自摇曳。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让明天没有遗憾的方法就是把握今天。
现在提倡做长远打算,反对急功近利,这是对的。然而,在制定长期计划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目前的情况。今天比明天更重要。只有抓住今天的人,才能更好地利用明天。在为未来做准备的同时,也要关注今天的发展。
在当今信息发达、资源共享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可能一落千丈。李嘉诚说:“如果一切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我的命运会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充满了很多“如果”,转折点比比皆是,往往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为命运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我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们不应该为失去的机会而悲伤,也不应该盲目地等待未来的机会。相反,我们应该着眼于现在,努力发现和创造机会,尽管“转折点比比皆是”,但是能把握住“转折点”的人却少之有少。
命运无常,把握当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成天担忧未来,今天你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明天的好坏,只有抓住今天的人,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四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5
最近重读了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给人的感受和二十年前读它的时候一样,依然令人感动。这部一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一部好的作品会照亮人的一生,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得到升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那种屈辱苦难和艰辛的生活,正好与我曾经的心境和处境产生共鸣。我好像跟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生活过,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那样鲜活的与我的生活交汇融合。每一个平凡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我曾经为我下乡时所受的苦难而耿耿于怀,但是读了《平凡的世界》之后,与孙少平的那些关于奋斗、坚强、忍耐的精神比较,却相形见绌,《平凡的世界》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自己才能成为自已生活的主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精彩的情感故亊撑起了平凡世界的一片绚丽天空。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形象感人,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是作家心灵的折射。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一一展述,使我们在这些平凡的人身上体验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中最为浪漫的一道彩虹,他们让我们知道真正的爱情是超越门第,超越贫富,甚至超越生死的。虽然他们的社会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思想上却达到完美的融合。他们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在海阔天空的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后又在更深的理解中将友情升华为爱情。这样的爱情稳固而坚贞,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砺而焕然如新。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在所有人都艳羡他们的爱情时,田晓霞却在采访黄原发洪水时因救人而溺水牺牲了。这确是令人感到悲哀!正如路遥在书中所说:“最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是,当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时候,却猝然间凋谢了。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冷落成泥,只有香如故……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只有明白了作家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才理解路遥的作品。而路遥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路遥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43岁。我们永远怀念路遥先生,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