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心得体会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



《傅雷家书》编入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1

前段时间吃烧烤,老蹦力邀,跑友煽呼,外加酒精的作用,我不自量力加入了“大户人家跑步读书群”,积极响应团长的倡导——“做个有文化的跑者”,让身体和思想都得在路上,我翻翻书架,找本《傅雷家书》,激发灵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是傅雷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1966年9月3日半夜,傅雷夫妇上吊自杀,自杀时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害怕踢倒板凳惊扰到楼下的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后的体面。有人评价说:“粗鄙与文雅的差距就是一床棉被”“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与温厚。”心怀敬重,我就在9月用读《傅雷家书》来缅怀这两位伟大的知识分子吧。

《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先生和夫人自1954年到1966年给儿子傅聪的家信。这些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成为傅雷先生思想的折光。金庸评价此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家书内容有所分工,父亲侧重思想教育、艺术探讨,母亲侧重日常琐事的指点与提醒,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家书中展示的纯良家风,是傅雷夫妇留给儿子最宝贵的家产,也让后世读者受益颇多。

傅雷字怒安,他的性格人如其名脾气刚烈,说一不二,但他能够与儿子推心置腹地聊音乐见解、唐诗宋词、外国人文、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待男女情感以及婚姻的态度……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傅雷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艺术鉴赏家,更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是不折不扣的大师,这本书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大师,学习大师育儿的成功经验,学习大师的高尚情操,学习大师的为人处事。

儿子傅聪20岁小有成就离开上海去北京求学,后又去波兰求学、比赛。傅雷对孩子的爱柔肠百转,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儿子毫无保留的脉脉温情:“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爱儿子,但却不溺爱儿子,他对儿子悉心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

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很久没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高兴又激动,又或是“五十多天没给你写信了,千言万语,无从下笔;老不写信又心神不安;真是矛盾百出”。估计傅雷夫妇等待儿子书信等的都有点焦虑了。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哪怕明知道孩子一切都挺好,但是将要看到或已经看到孩子写的只言片语仍能激动万分。

这一点孩子离开父母去远方,父母体会较多。我们孩子上大学后第一学期跟我们联系比较少,今年暑假离家前她妈妈跟她交流之后,本学期,孩子微信上冒泡次数多了,吃饭经常晒个图,别人看似这无聊的晒饭,也足以让我们做父母的激动不已,每次有孩子发消息的提示,明知没啥大事,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好奇与兴奋,急于知道孩子发的啥,就是看了图片也要用手指划拉大,还要细细看看具体吃的都有啥,穿的都有啥,瘦了没,边上照相的还有谁,在这点上,所有的父母可能跟傅雷当时情况类似吧。

傅雷要求儿子的择偶标准“本质善良,天性温厚,胸襟开阔”,夫妻相处要“尊重、谅解、宽容”日子过久了“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也即是所谓的终身伴侣。”根据个人半生的观察与体会,傅雷的这些标准、要求与观点,非常接地气,放眼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中国文化圈,百分百适用。第一、现如今,人们择偶可能看家境、看文凭、看工作的多,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善良,温厚,胸襟”,有了这三样根本的东西,家庭才能长久不衰;第二、夫妻过日子难免磕磕绊绊,意见不同、家境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就需要“尊重、谅解、宽容”,需要换位思考,一切过不去的坎,想不开的结也就过去了;第三、夫妻过日子久了,也就缺乏了激情,不可能天天制造浪漫,夫妻就成了知己朋友、生活上的伴侣、困难时的战友,相帮相扶,走好一生。话又说回来,夫妻要同心,离不开根本的品质“善良,温厚,胸襟”。

“人生没有一桩幸福是不要付出代价的,东边占了便宜,西边就得吃亏”这句话反映了傅雷先生对得到和失去辩证关系的理解。人不应总想的占便宜,付出与收获是一种平衡,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应该戒除不劳而获的思想,也要戒除少劳多获的思想。

“培养自己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人的伟大在于帮助别人,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和积聚更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绝对不是盲目的自我扩张。”这句话能感受到傅雷先生的奉献精神,他认为人的一生是用来给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说到这,我想起了跑团定期组织大家献血,献完血有人问我图啥,我说不图啥,有人说可能把献的血都卖了,我说总归把血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救人了就行了。在此,为我们跑团无私献血的跑友们点赞,我们都是好样的,希望把这种奉献活动发扬广大、传播更远、传承更久。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2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弥拉的书信,十几年前就曾粗略的读过本书,如今身为人母再次读来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从最初几封家书里,我看到了一位对以往家庭教育中过于严格,过于苛刻,过于残酷而追悔莫及的父亲形象,他曾一度回忆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也是如此呢?严厉苛刻到不近人情,过后却又不停后悔。

慢慢的读下去,我又看到一位小心翼翼的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心,以及艺术造诣上的引领,处处彰显着伟大父爱。父亲可以充当很多角色,比起来我的父亲好像粗犷的多,他可能不会和风细雨的与我们侃侃而谈,始终是一副严肃的生人勿近的样子,但他对我们的爱,却一点也不少。依然记得母亲说过,20__年初去德州求学的我,第一次中秋节不能在家和父母团圆,父亲吃着水饺,眼泪悄悄的流下来,他对母亲说:“闺女,这个中秋节吃不到你包的水饺了。”听到母亲这么说,我也忍不住哭了,我从来都不知道那个粗犷严肃的父亲也有这么感性的一面。

2003年非典疫情大半年没有回家,父亲专程开车来德州看我,看到父亲头上有了许多白发,第一次感觉父亲老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大树一样的形象,大山一样的存在,我一直以为他不会变老,他会一直强大,看到这样的父亲,我的心中也有莫名的心疼,心疼他靠自己的努力撑起的这个家,心疼他把最好的都给我们,连一个苹果都舍不得买给自己吃。临走时看着父亲的背影真的是理解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那种感情,是的,父亲对我们的爱是严厉的,是无私的,更是不计回报的,我爱我的父亲!

傅雷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从一封封家书中看出他对儿子从乐理知识的学习到弹琴技巧的引导,从诗词文学到生活起居,从恋爱婚姻到理财娱乐,人生中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指点、引导,以及像朋友似的的倾听,出谋划策。他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人生没有一桩幸福是不要付代价的。”读了这本书,确实能够教我们学习做一个好父母,学习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相处。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3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他的译文被称赞为“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具有传神的特色”,同时他也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傅雷夫妇一生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和付敏,其中傅聪成为优秀的钢琴家,傅敏成了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家书》这本书就记录了傅聪留学期间与父亲傅雷的书信往来。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傅雷写这段文字时,在外留学的傅聪正处于精神消沉时期,傅雷言外之意就是引导傅聪不要太过压抑,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过激的情感极有可能导致人颓废,会对生理、心理方面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父亲收到傅聪的信后,接连寄出四信,鼓励傅聪走出低潮,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当我们被烦恼缠身时,父母总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他们能全心全意地倾听,不时送上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个个温暖的拥抱。这看是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往往能带给陷入困境的人极大的光明。

生活总有起起落落时,那个等待期末成绩单的假期,虽只有短短一周不到,可在我看来却是度日如年般的漫长——我考砸了。好像连那几日的太阳都打不起精神,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致,我整日闷闷不乐。父母觉察出异样,便找我促膝长谈:“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早遇到问题总比迟遇到问题好,因为现在的失败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成功。……”我心里的难过、委屈统统倾泻而出,父母听了反而笑了,不是讥笑,倒像是释然的笑。那一夜,他们跟我说了很多,分享了年少时相似的经历,鼓励我抬头向前看,不要因一次失败而气馁。他们还教育我怀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

《傅雷家书》中,傅雷不仅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在生活习惯、仪态礼仪等方面也花费了不少笔墨。例如,一信中傅雷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要学会理财:“你向来糊涂,有多少用多少的办法,必须改变。目前逞着自己年富力强,满不在乎,但是一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必得留些余地,能积蓄一些总是好的。”又一信中,傅雷教育儿子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无论是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就能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的父母也特别注重细节的培养,平时作业总要求我格式规范,不要偷懒成性,不然养成坏习惯到考试时也很难改正。他们对我的书写也有严格的要求,一旦记作业的字迹太过潦草,便会在《家规家业》上留言指出不足。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4

傅雷家书不仅仅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为人处事,身心健康诸多方面的关爱,同时还流露出其对音乐、绘画等颇有见地的才识和睿智。在谈及艺术境界时,他跟儿子分享道:“音乐主要是用你脑子,把你蒙蒙胧胧的感情(对每一个乐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样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technic自会跟踪而来的。”在谈到音乐与技巧时,他也曾告诫儿子:“此刻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笔者以为,这两点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如若译者能对原文的意思(每一个词,每一个句,每一个篇章的意思)分辨清楚,那么翻译的境界也就高超了,翻译技巧也会随之炉火纯青。反之,译者如若整天只顾研究翻译技巧,终若有所成,顶多是翻译匠而非翻译家。只注重翻译手段而不讲究翻译境界的人,必然会偏离亦或遗忘翻译目的的。

傅雷家书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哲理,深深地启发着世人。在傅聪感觉职业生涯不乐观时,他鼓励儿子:“你说常在矛盾与欢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提高,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可是是技巧与梦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资料的枘凿,自我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傅雷的这种矛盾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笔者以为,在今日仍不乏极高的艺术价值,或曰,在今日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社会,此种矛盾观、乐观向上、进取上进的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读傅雷家书读书有感心得大全5

一个人太顺利很轻易于不知觉间忘形的。我自我这次出门由于被称为榜样组长心中常常浮起一种自得的感到猛然察觉了便立即压下地去。但这样的情景呈现过不止一次。可见一个人对自我的奋斗是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练的货色艺术上的领会与素养始终是自我得到的早一日露面晚一日露应对真正的艺术涵养并无关联…

这一年来常常在外面沉没接触了许多人总感到对事业真正喜好有热忱同时又有脑筋的人切实太少。不求功利而纯洁为真谛为提高而斗争的极少遇到。…异常是对共产党监视的政策…其中还是捧场奉承的远过于批驳的。请求真正民主必需每个自发的作一向的斗争。而我们这一步还远得很。社会上多的是背地发怨言当面一句不说甚至还来一套颂扬的人。

引导对音乐的看重远不如对体育的器重这是我大有感叹的…国务院中有一位副总理专管体育事业可有哪一位副总理专管音乐中心不懂得我们在音乐上得一个国际大奖比在奥林匹克活动会上得多少个第三第四影响要大得多…北京办莫扎特记念音乐会时某某当主席说莫扎特富有法国在革命的民主精力真是莫名其妙咱们专爱扣帽子捧人要戴高帽子不论这帽子戴在对方头上适合分歧适。

只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自我还是应当尽量过好少给人一些苦楚多给人一些快活。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心”的宿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