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0篇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0篇



作为道德模范,他们总是凡人善举,感动了全国人的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担当,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1

王一硕,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__年,王一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应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父母愁眉不展。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不使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下上学,去西安打工。学校了解到状况后,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学校号召动员大学毕业生用心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

他当即就下定了决心:“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忙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国家西部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给他贷款的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学业的银行表示感谢,并告诉行长,“母校不仅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

在西部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用心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自费为种植农户印发资料,帮忙三家制药企业透过了GSP认证,高票当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服务期满后,为了早日还清贷款,他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借自身的知识和在西部做认证时积累的经验,王一硕顺利地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他的诚实守信和工作潜力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许多企业邀请他帮忙做认证工作。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王一硕归还国家贷款的潜力也日渐增强。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20__年底,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多月,但他决定提前还贷。学校为他举行了还贷仪式,当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0__年,王一硕被团中央评为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获得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当选教育部20__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2

韦正雄,男,47岁,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韦正雄的家在平卜河边,附近的平卜小学宿舍较少,他主动把自家一楼腾出来让32名学生寄宿。20__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很快淹没了房屋。从睡梦中惊醒的韦正雄一家,赶紧抢救困在一楼的学生。女儿海丰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两个婶子和弟妹们肯定也在水里,“他们也很危险呀1听到此话韦正雄顿时泪如泉涌。但情势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儿:“快!快到后墙处喊叔娘和弟妹们,我去救学生1说完就冲到楼梯口处下了水,摸黑向楼下几个房间游去。两个女生最先摸到门口出来了,有5个学生在水中挣扎着,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韦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电筒,往水里趟去,把这5个学生一个一个拉到楼梯口。之后他又撬开一间被泥沙堵住门的房间,把6个男生拉出来。

洪水还在暴涨,上气不接下气的韦老师不顾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间快被洪水淹没的女生寝室里,两次拉出来4个学生并把她们送上楼。还有15个学生被围在洪水里。幸好韦正雄家楼房墙缝都用水泥和石灰糊过,大水来势太猛,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在天花板下构成了约20公分的空间,学生们站在床架上能够勉强呼吸。

此时进去救人,会卷走空气,学生反而会被憋死,韦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励孩子们坚持祝到13日凌晨1时许,洪水从二楼屋面消退,一楼大半截还浸在水中。韦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长竹竿游下楼去,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只有一名学生不幸遇难。

随后,筋疲力尽的韦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墙之隔的弟弟家。然而,两个弟弟的家已经被洪水冲毁,两家7口人全部遇难。如果韦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许能救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但是身边学生的急切呼救声容不得韦正雄有过多思考和犹豫,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了亲人选取了学生。

20__年,韦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评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__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3

黄久生,男,汉族,19__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__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0__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推荐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农民工党支部用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透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寻中国好人榜”。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4

蒋桂吉,女,56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街镇石坝村院子组村民。1959年出生在花桥街镇灯塘村一个农民家庭。蒋桂吉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可她照顾患病丈夫,照顾瘫痪继子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乡,每每谈起她的义举,人们无不为之交口称赞。

年轻时候姐弟众多,因为家里比较贫穷,为省下学费让弟弟妹妹们读书,蒋桂吉只读了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干农活。

1979年,蒋桂吉与东安县花桥镇陈江村会家组一村民结婚,生了两个女孩,一家人恩爱有加。可是好景不长,1987年,她的丈夫生了一场大病,四处求医,却没有什么效果,最后被确诊是肺癌。为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借钱,家里已是债台高筑。她白天辛苦劳作,晚上照顾丈夫,但她积极乐观,不离不弃。尽管她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她的关爱还是没有换回丈夫的生命,病重不治的丈夫最终离她而去,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和一屁股欠债。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桂吉改嫁到冷水滩区花桥街镇石坝村,与魏远冬重组家庭。魏远冬的前妻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两岁的儿子,叫魏芝祥。蒋桂吉嫁过来后,像亲生妈妈一样照顾小芝祥,一家人相亲相爱,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他们家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还盖了一座新房。

2006年,在广州打工的魏远冬被诊断为糖尿病,蒋桂吉陪着丈夫四处求医,2009年丈夫的病转变为尿毒症,病情也一天天加重,由三天透析一次变成一天透析一次,蒋桂吉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细心照顾着病重的丈夫。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只好到处借钱。最后,丈夫的病情再度恶化,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在她丈夫生病的四年里,蒋桂吉对他体贴入微,倾尽心血,无怨无悔,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做到了极致。

丈夫的死对她打击很大,蒋桂吉明显苍老了许多。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偏偏祸不单行,2010年5月,在浙江打工的魏芝祥又出了车祸,整个人事不省,昏迷了十多天。蒋桂吉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打起精神赶到浙江照顾继子。旁人劝她让她放弃,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劝她放弃小弟,跟着她们享福,她们养她。蒋桂吉看着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魏芝祥,十分不忍,虽然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这毕竟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一手拉扯带大的,做人一定要讲良心。蒋桂吉毅然决定,自己不能倒下,也不能放弃,更不能灰心,一定要照顾好魏芝祥。

从此后,每个日日夜夜里,她就忙开了。魏芝祥一直处在昏迷之中,蒋桂吉就和他说话。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蒋桂吉的付出还是有了回报,魏芝祥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把魏芝祥从死亡线下拉了回来。在浙江医治了两、三年之后,花费医药费四十多万元,这笔钱大多数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四处借的。为了生活,儿媳外出打工,照顾魏芝祥只有靠蒋桂吉了。

魏芝祥因伤及背脊神经,下半身不能行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小便失常,大便失禁。面对着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子,蒋桂吉从来没有嫌弃,接屎接尿、翻身擦身,蒋桂吉做起来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熟练,那么的习以为常。有时候,魏芝祥由于上火,大便解不出来,蒋桂吉还用手帮着抠出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照顾自己的继子,这么多年以来,蒋桂吉从来没有埋怨过半句。

除了照顾好魏芝祥,蒋桂吉还种了两亩多的田,家里还有一个小孙女,生活学习也要操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蒋桂吉的付出太多太多,她的事迹感染着周边的四邻八乡,可她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

蒋桂吉的这份情足以让人动容,蒋桂吉的这份爱足以感天动地,她的善举温暖着每一个人。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无私的爱,比地还要宽,比海还要深,比天还要大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5

邵桃荣,女,汉族,1976年3月出生,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村民。

35年来一家两代信守承诺,接力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知青黄礼和。在邵家两位亲人先后离世,黄礼和面临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已出嫁10多年的她从婆家搬回娘家照料黄礼和,两代三人践诺守信的故事得以延续。获荆楚楷模、武汉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中国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篇6

黄文秀的事迹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她的离开带给我们深深地思考,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我想谈下自己的思想体会。

俯下身子,扎根农村。她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其他多数青年不一样,她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甘愿把自己地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农村,一心想要改变当地农村的落后面貌,这种不怕吃苦、敢于面向困难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不能丢的,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