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



消防员不仅要救火救灾,而且还要处理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可以说是距离大家最近的人民英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1

2019年四川凉山火灾的新闻,可谓是十分的让人痛心了。四川,是一个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地方。起火,自然是很凶险的。而在清明时节,我们未等来雨露纷纷,而是凉山复燃的消息。

其中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在火灾中,牺牲的31名消防战士们。看到一串名单,我的内心,难以平静。平时并不怎么关注新闻的老爸,知道了这场火灾,看到有关报道,都在感慨。还记得新闻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这次牺牲的战士,都很年轻,他们的家人,该有多痛心啊。”作为一个父亲,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些,这不足为奇。是啊,他们的家人,该有多痛心。

我想,有不少人在小时候,都对消防员这一职业,有过向往之情吧。而那些牺牲了的战士们,曾经是不是也对这份职业,满怀着敬意。而今,我们是对他们满怀敬意了,他们却不曾能看到。这还真是有些荒唐了,只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在我看过一篇篇有关凉山火灾的文章后,也翻了不少评论。大多都是一群对逝者的诚挚哀悼。还有对正在待命的战士们,一些平安归来的祝福。有不少人,还为他们送去礼物,以示关怀。这些可爱的人们,也让我再一次惊醒,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是有温暖的。

对此,我也向牺牲的战士们,致敬。你们让我明白了,原来在我们如此和平美好的生活中,有你们在负重前行,守护家园。你们用生命,守住了我们的安稳,却只名曰“职责所在”。对此,我深感荣幸,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国度。

这样的人,也许还有很多,他们,值得我们铭记。也许时过境迁,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可是有些东西,值得长存。

致敬英雄,珍惜生活。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2

我看了“四川凉山森林火灾30位扑火英雄事迹”的新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消防队员叔叔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安全不受侵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深刻感受消防员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我在燕赵晚报小记者站组织下参观了石家庄消防中队。

原来只听到过消防车从家楼下路过的声音,今天要亲眼目睹他的风采,我内心非常激动。走到消防大队,红色的大门好像在热烈迎接我们。我们分好组后,既严肃又可爱的消防队员叔叔带我们开始参观。

我们先看到了高大鲜红的消防车整齐排在一起,“来,先带你们了解一下消防车和一些随车器材装备,这辆车叫云梯消防车,它是用来救跳楼和爬到高处下不来的人或小动物。”叔叔耐心地讲解着。“这辆车是泡沫消防车,它是用来灭火的,水枪里的水可以发射99米远,它价值好几千万!”“哇!好厉害啊!”我们一起惊讶的喊到。

叔叔终于带我们进了红门,原来里面都是消防员叔叔用的装备。我们观看了消防员叔叔穿消防服的演练,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衣服穿戴整齐。今天我非常幸运地试穿了一次消防服,消防服很难穿,还很重,想到消防员叔叔们要穿着这样的消防服四处灭火,我真正体会到了消到防员叔叔消防工作的辛苦。

了解完消防知识后,我们参观了消防员叔叔就寝的地方,一切都非常整洁有序。尤其被子叠的就像豆腐块一样,整齐地摆放在床上。消防员叔叔现场教我们怎么叠豆腐块一样的被子,原来折被子也有这么多的方法。在荣誉室里我还看到了他们获得的好多奖杯和英雄事迹,消防员叔叔的真是太伟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还和消防队员一起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不仅学到了消防自救的知识,更让我内心触动的是消防员叔叔们每天刻苦训练、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凉山救火的消防员叔叔们,你们的事迹,你们的奉献精神,早已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中,正是有了你们默默的守护,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你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向你们致敬!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3

先从一个小小的故事说起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子发生过一次大火,所有的人都在第一时间冲了出来,就在消防员在清理火场时,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大胖子正在床上呼呼大睡,所有的消防员都心急如焚了,冲上去抬大胖子,可是那胖子太胖了,根本就抬不动,他们又叫了几个人来帮忙,这次终于把他抬了起来,走到门口时,因为人太多了,对于一个窄小的门来说想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消防员们横着抬竖着抬都出不去,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其中一个消防员叫道“嗨,我们把他叫醒,让他自己走出去,他又没死。”大家突然茅塞顿开,纷纷同意,就这样大胖子平安的走了出去,他就这样脱险了。

也许你读完这个故事会忍不住大笑起来,一般来说,消防员总是冲进火海里习惯性的就抬东西抬人,其实他们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是和所处职业有关,我们有常常时候会说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其实实质上是说我们如何超越自己思考问题的一种习惯方式。难道不是吗?

有时候我们真应该要超越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红衣战士——消防员

消防员,这个名字对一些平常人肯定很陌生,但是对我来说,那就不怎么陌生了。

消防员身材魁梧,头戴防火罩,身穿隔热服,背着灭火器。经常在火场里左右穿梭,救助伤员,扑灭大火,来去匆匆……

记得在2002年春季的一个深夜,我们已经睡得很熟了。只听窗外“噼哩啪啦”像是什么东西从楼上摔下来似的。爸爸最敏感,一下子就从床上跳起来,向窗外四周探望,只见楼上人家家里浓烟滚滚、火舌舐动,还不时地往下掉东西。“不好了!着火了!”爸爸大叫道。这时我和妈妈才迷迷糊糊醒来,听见着火了,也一下蹦了起来,马上往客厅跑。到了客厅,一把拿起电话,拨打了119火警,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换不换衣服,就穿着睡衣往楼下跑。到了楼下,消防车刚刚到,足足有近十辆。他们观察了情况,想出了灭火方案——用云梯车喷水灭火。云梯车到了楼房的前面,接上水带,开始灭火。可是水压太低,冲不到七楼的着火点,所以行动失败。于是智勇双全的消防队员戴上防火罩,穿上隔热服,背上氧气瓶和灭火器,冲进了火场,十几分钟后,楼上的火终于灭了,天空上腾起了几层白白的烟雾。我看着消防车远去的身影,心里有说不完的敬佩之情。

消防员值得我们敬佩,对吗?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4

什么叫“消防”,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回答上来,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为:“救火与防火”。发生火灾,人们都会立刻拨打“119”电话,消防员叔叔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救火。但总是或多或少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视、报纸经常报道类似事件,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火大家并不陌生。人们用它来烧熟食物、取暖、照明……人类与火是不能分开的。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疏忽大意,就会给人带来灾难。

在这方面,我还听妈妈讲过两个关于消防员解救儿童和老人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睡不着觉,吵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没办法,只好讲了两个关于消防员的感人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消防员解救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叫陈玲玲。

在1999年的农历正月初一的晚上,人们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陈玲玲和她的家人正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突然,陈玲玲发了高烧,爸爸和妈妈出去找大夫,让陈玲玲独自一人在家待会儿。这时,妈妈忘了关掉烧开水的电源,陈玲玲想下床喝口水。她一走到门口,那根电线冒出了火花,引起了火。三四岁的陈玲玲被浓烟给熏晕了。对面的邻居看见陈玲玲家着火了,迅速拨打了“119”。消防员叔叔立刻赶到了现场。一位邻居焦急的对一位身穿橙色衣服的消防员说:“陈玲玲还在里面呢,”这位消防员立即冲上楼。他撞开门冲了进去,突然一根大柱子把他压住了。他不顾疼痛,用手心推开那沾着火花的柱子,把陈玲玲背在身上,冲出火场。陈玲玲得救啦!但这位勇敢的消防员却离开了我们……

第二个故事是消防员解救一位七十九岁的老人。

在1996年的一个夏夜,一位老人在家的阳台上烧废纸,突然一阵风刮来,火花越来越大,一会儿周围到处都是火。邻居见老人家着火了,赶忙拨打“119”电话。不到5分钟,消防员就到了这里。几位身穿橙色衣服的消防员从消防车上跳下,他们飞一般的爬上车顶,用高压水枪的水管对准老人的家,然后只看见一股强大的水注喷进了老人家的客厅,几分钟后,浓烟消失了,红色长魔怪那长长带血的舌头被吐噬了,大火渐渐被熄灭了。老人终于得救了。

消防员叔叔——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5

有一名消防员爱上了一个女孩,消防员向那位女孩表白,被那位女孩拒绝了,消防员也没有说话,只是以后她再也没有接到消防员的电话了,少了嘱咐的话,女孩并没有感到少了什么,可消防员还是天天在想女孩,还是每次想到女孩就偷偷的笑。

直到有一天,有一栋居民楼失火了,他们接到消息后,马上出动。消防员赶到火场的时候,火已经很大了,火燃烧的红光印在消防员的脸上,但他没有紧张,火场侦察员说,里面有很多居民,指挥官说:一组掩护二组进入火场救人,那名消防员拿起一瓶氧气,带好呼吸器,和战友们一起冲了进去,在一组水枪的埯护下,他们很快到了火场内部。此时这名消防员的脑海里还是那名女孩,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压得他的心透不过气来,他开始投入战斗。

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多么凄惨的景象啊,泣声,喊声…他开始救人…一个…两个…他一下从火场救出十多名小孩和老人…直到感到有点疲惫了…有点力不从心…可他还是再一次冲进去…又是一个瓦斯罐爆炸了,火越来越大,他正在寻找受困的人们,突然一声尖锐的报警声传进他的耳朵。

他知道氧气瓶剩下的只够他一人在这种环境下,存活五分钟!他想出去换一瓶氧气再进来,刚跑了一步,听到一句求救声,这声音他感觉很熟悉,好像让他想起了某一个人,他顺着声音望去,是一个女孩,可那个女孩在四楼,可是他只有四分钟了,他想了一下,还是跑了上去,等他找到那女孩时,他呆了,就是那个曾经拒绝他的女孩,女孩已经不省人事了,他心里一直在想怎么会是她呢?为什么我们会在火场这里见面?他没多想,他把呼吸器给女孩带上,看了女孩一眼,对女孩说你不能有事,坚持下去,说完抱着女孩发疯似的往下跑,氧气瓶的报警声还在一下一下有节奏的响着,他知道女孩很快就会醒过来,这让他感到有一点欣慰,他的眼泪流下来,滴在了女孩的脸上,他感到头有点晕了,他知道自己没了呼吸器,已经与常人一样,他的脚步越来越快,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感觉心里被压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很快他跑到了一楼,现在只要再冲过一道走廊,他就胜利了。

他的防火服开始起皱,眼睛开始模糊,他知道自己身体已达到极限了,他吻了一下女孩,用尽身体最后一口气,他终于跑到门口了,可他倒下了,女孩就在他倒下的时候醒过来了,女孩认出了他,看着在她脸上的呼吸器,似乎明白了,这时他的战友跑过来,看到女孩全知道。

医生对那女孩说;他已经走了,因为吸了太多的有毒气体,可是他走的时候很开心,在场的人都哭了,女孩没想到他一直都在等她…

其实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6

从师范生到消防兵,梦想从未改变

毕业于__师范大学的方钦乐,小时候家就住在消防队旁边,每次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他都会跑到门口去看警车的英姿。自打有记忆开始,他每次走过消防队的门口,看见威武的哨兵矗立在门口,就特别羡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萌生了成为一个军人的梦想。

__年,从__师范大学毕业后,方钦乐顶着巨大的压力,放弃了人民教师的职位,如愿成为消防队的一员,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当时拿到消防的录取通知,我哭了,是真的哭了。”方钦乐的梦想实现了,他特别珍惜这个来自不易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中,甚至连着几年没有回过家和家人吃一次团圆饭。

刚入队的时候,他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建设绍兴支队队史馆。“当时我还是个新人,没有任何经验,每天白天走访,晚上整理资料。”公安局档案馆、市档案馆、博物馆,收集资料的那段时间,方钦乐几乎都泡在档案和材料堆里。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队史,方钦乐还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去走访支队转业和离退休的老干部。就这样,写出了5万多字、近百页的队史馆筹建稿,还找出了很多弥足珍贵的支队历史资料和照片。“一次次与火的战斗,一个个英勇的战士,都那么真实地显现在眼前。”

现在,已经调任诸暨大队城西中队政治指导员的方钦乐,在工作之余与一个孤儿结对。梦想,就像一条船,方钦乐站在了船头,看着尚且年幼的孩子,他也希望孩子的梦想能在关爱中实现。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7

刘庆东,男,汉族,1983年4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湖南耒阳市人。2001年12月应征入伍,时任衡阳市珠晖消防中队一班战士。

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39分,天刚蒙蒙亮,雁城人民还在睡梦中。突然,衡阳市消防支队珠珲中队警铃大作。“不好,起火了!”

刘庆东听到警铃一跃而起,着装、冲向车库、着战斗服、登车,几乎是一气呵成!消防车尖锐的警报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刘庆东和一班其他四名战士在代理副指导员张尚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

到达火场时,但见浓烟滚滚,燃烧正呈猛烈发展趋势。刘庆东临危受命,协助中队代理副指导员张尚出一支水枪和两盘水带,从东面对火场发起进攻。

在近2个小时的火灾扑救中,刘庆东忍受高温炽热和浓烟熏烤,一直与张尚并肩作战在火场前沿,没有休息过一分钟。

8时左右,一楼仓库内的大火得到有效控制,火场指挥部立即命令全体参战官兵向火场发起总攻。在总攻的过程中,为了将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刘庆东扛起水枪冲向了二楼的入口处,加大压力将水射向火势蔓延处。

8时30分左右,正当他酣战之时,突然,8层高的楼房发出“轰”的一声巨响,着火大楼突然倒塌,刘庆东被埋压在废墟下,壮烈牺牲,用其英勇无畏的行动,实践了为消防事业奉献一生的铮铮誓言。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8

筑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去年4月15日13时09分,位于__区柯北工业区的一家拉毛厂厂房起火,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报警后,__区消防大队立即调派12辆消防车70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这其中就有__中队中队长张李彬。

13时35分,内攻搜救组第一时间从厂房内部安全营救出4名被困人员。14时20分,张李彬和队友们一起利用登高云梯消防车救出四楼的8名被困人员。15时30分,火势终于得到控制,没有人员伤亡。

这样的救援对张李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__年4月27日23时19分左右,__区华舍街道华舍工业园区内一服装厂发生火灾,有20余名人员被困三楼、四楼。张李彬作为头车指挥员,沉着应对,科学施救,成功营救21名被困人员,无一人员伤亡。

__年,在__区绅辉布业有限公司的火灾扑救中,作为指挥员,张李彬与战友们一道,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21个小时,熟练运用战术,成功营救13名被困人员,其先进事迹被央视新闻频道等媒体专题报道。

近3年来,张李彬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900余次,成功抢救被困群众260余人,为群众取钥匙、摘蜂窝、关天然气阀等排忧解难180余次。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员,救火、救人、救灾,是我的神圣职责,是人民的信任,才让我走到了今天。”张李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作为中队长,他以身作则,严格部队管理,努力钻研战训业务知识,不断提高部队正规化和战训业务水平,所属__中队连续4年被总队评为“标兵中队”,__年2月,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执勤训练先进中队”。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9

他,是一名“90”后的消防员,他又是独当一面的中队长;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可他却已经参与扑救过大大小小火灾及抢险救援1500余次,营救被困人员100多人;他当兵入伍十二年,是地地道道的战训干部,可在各种晚会和活动现场节目中总能看到他带给别人欢乐的身影。他叫徐致远,现任南京市消防支队新港中队中队长。

他是一名有着“工匠精神”的中队长,将每件事情都做的妥帖。工作之余,热爱拍照的他用相机抓住每一瞬间,将他们的训练时光定格在一张张充满回忆的照片中。休息时间像个大男孩,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慎终如始。他有一个抽屉,放着他历年来的得到的荣誉,多年来的优秀警官,青奥会的安保先进个人,“4.22”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油罐区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处置中表现突出获得的嘉奖,___安保得到的三等功等等等等,可是平时都是锁起来的,问他原因,他说:“荣耀只是记录着过去,也许待到含饴弄孙之时,才会向后代叙述着当年的故事,可是现在我还年轻,必须脚踏实地的活在当下,干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职,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通透。”

入伍12年,从最初的战斗员到现在的指挥员,他始终奋战在一线岗位,大到德纳化工,德桥仓储,小到草坪堆垛,轮胎冒烟。他永远冲锋在前临危不惧,带领全队出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事后又亲力亲为,即使完成任务后筋疲力尽,他也要反复确认无复燃危险后再最后撤离。队伍管理中他身先士卒,牢固树立以队为家的思想,能坚持与战士“五同”,要求战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在今年的夏训操法中他参与了所有考核科目,让战士们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细心的“家长”,关心同事们的生活,组织活动带领大家放松身心和舒缓情绪。他的关怀无微不至,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候从细节中觉察到战士情绪的微妙变化,和他们谈心并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解决困难。

消防战士感人事迹大全篇10

在国内专职消防队伍中,有这样一支英雄的团队:在__1井抢险中他们冲锋在前,在四川汶川、云南彝良、四川雅安等特大抗震救灾中他们舍生忘死,在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开发建设中他们重任在肩,在石化企业“寒冬期”转型发展中他们独领风骚。目前,他们的执勤力量分布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余个市(县、区),成功开辟北京、__、广西、海南等11个消防委托服务市场,建成国际领先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而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支队长杨永钦。

刻苦钻研攀高峰

“干啥就得吆喝啥”,这是杨永钦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是这样想,也是这么做的。书是他最好的朋友,学习是他的信仰和习惯,对于学习,他总是见缝插针、孜孜不倦、如痴如醉。在他的家中和办公室,最显眼的是摆着、放着的各种书籍和资料,出差的行李中,最重的东西还是书和资料。他20多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消防理论,潜心钻研前沿消(气)防和应急救援技术,在石油化工火灾防控、高酸气田应急救援、消防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消防体制机制建设、危化品应急救援培训管理、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等方面卓有建树。

他__年被国家公安部评为全国首批、央企唯一一名国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曾数十次作为公安部、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专家,参与审核《石油天然气防火设计规范》《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技术规范30余项。参与编写中国石化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达标规定等20多个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参与起草《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纲要应急救援部分》,得到业界充分肯定。

他主持筹建的川东北(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攻克高酸剧毒气体应急救援世界级难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持研发全驱双动越野泡沫消防车、移动供气车、强风车等多项抢险救援装备,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另有3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成果分获局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灭火救援中得到广泛应用。

__年,他借鉴美国农工大学Texas事故仿真训练系统、肯尼迪机场防恐应急训练系统和德国真火训练系统,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真火实训基地。成功举办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高级指挥员,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储粮等各类培训班98期12000余人次。受到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和送培单位的高度评价,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定为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实训基地、竞赛基地和骨干救援基地。

鉴于杨永钦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的指挥管理经验,他先后被公安部聘为灭火救援专家,被国家安监总局聘为安全生产应急专家,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聘为研究生导师,科学顾问;被__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等聘为校外硕士研究生企业指导教师。多次在全国消防队长、国家应急救援高级指挥员等培训班上授课,并在__年荣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一届全国安全培训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成为国内消防和应急救援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咖”。

肩负重托挑重担

普光气田,是国内规模最大、丰产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对中原油田来说意味着曙光,她承载着中原石油人的几许希望和梦想。__年5月,杨永钦和一群热血男儿带着中原油田上下的重托,带着二次创业的梦想,从豫北平原千里迢迢来到大巴山区,肩负起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国家油气田川东北基地的筹建和抢险救援工作。

川东北地区是中石化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陆地上油气钻井工程施工风险最大的地区之一,还是安全、环保的敏感地区,且该地区村落密集,人口众多,地处水系上游,社会应急救援资源相对薄弱。因此,在普光气田实施应急救援,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普光气田属于高含硫气田,目前国内尚无开发先例,即使在国际上也不多见。对于应急救援来说,可供借鉴的经验非常有限,如何处理高浓度的硫化氢溢散,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危险性也极高。二是山区作战,川东北地区山高、坡陡、弯急,道路、水源和人员疏散等问题使得应急救援受到很大的局限,尤其是遇到大的突发事件,大型消防气防设备的运输,众多应急救援人员的行动都将面临挑战。三是当地群众的疏散问题。川东北地区村落密集,人口密度大,且山区居住人口多,如何确保当地群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地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含硫气田的应急救援工作在国内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而像普光气田这样的高含硫化氢气田,国内外都不多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适应高含硫气田的应急救援队伍刻不容缓。

面对困难和挑战,杨永钦带领其他几名同志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白天,他们背着干粮、水壶,冒着酷暑跋山涉水,踏勘井场位置、道路、水源及地形地貌,了解居民分布情况,以及普光及周遍应急资源和力量,常常是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杨永钦同志腰椎做过手术,有时腰椎病复发,疼痛使他脸色蜡黄,浑身虚汗,他只是蹲下休息一会,等疼痛稍微缓解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晚上,他挑灯夜战,钻研气防理论,查阅资料和相关规范、标准。由于办公条件简陋,没有办公桌椅,他就趴在床上写,蚊虫叮咬他也顾不得驱赶,两只胳膊和手起了一个个大包,又红又肿,手握笔都困难。在短短的15天内,他们起草的10余万字的《川东北地区应急救援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川东北地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及应急工作管理规定》,一次性通过了中石化的评审。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50天内起草和完成了应急救援中心217种设备、器材《采购基本技术要求说明》。在和厂家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大功率、小吨位全驱底盘、全密封液罐等特点的山地越野消防车、强风车等多项抢险救援装备,成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消防车行业的空白。

为有效应对和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杨永钦同志带领有关人员跑遍了普光工区,对普光及周遍应急资源和力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针对不同工况,制定了26个钻井平台的应急处置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四图一卡”。即:居民分布图、行车线路图、疏散示意图、应急抢险力量部署图、疏散逃生说明卡,保证了应急处置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崇文尚武铸精兵

为适应新形势下消防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应急救援中心以打造全国一流抢险救援队伍为目标,以提升队伍体能、技能和整体综合能力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思路,制订了《应急救援人员业务训练大纲》,自编自创了体能、技能、智能、心理、应用性等山地作战训练科目22项,编制了80余种主要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规程和维护保养规定。为了把队员培养成“精一、会二、懂三”的复合型人才,他要求每名队员都成为“五大员”,即安全知识的宣传员、安全技能的教练员、生态环境的环保员、突发事件的抢险员、救灾现场的护理员。他倡导白天一身汗---深入现场踏勘,熟悉地形地貌;晚上一盏灯—学习业务,开展沙盘推演,并固化“5211”练兵,即每周5天现场训练、2次集体业务理论学习、1次现场演练、1次战术研讨,把体能、技能、战术训练相结合,达到“训战合一”,提高了队伍的处置能力。__年10月和__年8月,支队分别代表中石化、__省、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一、二届危化品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夺得1个团体第二、2个团休第三好成绩。3个单项创历史记录,8人次进入个人全能前10名, 3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随着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石油化工行业市场盈利空间逐渐缩小,工资收入下滑,油田进入“寒冬期”,开始实行自负盈亏。杨永钦带领全体干警打破工种界线,打破“固守宅田”的陈旧思维,走出“石油庄园”,搏击风浪,勇立潮头。探索建立了消防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创收增效“三位一体”的消防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成功开辟北京、__、中康、延长、新乡、川渝、北海、海南等11个外部消防委托服务市场,成为全国第一支走向市场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中原消防”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消防服务品牌”。

一腔热血写忠诚

灾难面前,见证英雄壮举。__年12月21日,__1井在钻井施工中突然发生溢流。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刚组建不久,仅有20余人、两台执勤车的应急救援中心来说,是一次重大考验。从所住的普光气田前线到__1井,共80公里山路,路险沟深,道路崎岖,平时需要3个多小时。当天,杨永钦带领队员们克服天黑雾大等重重困难,仅用两个小时零十分钟,就赶到了抢险现场!他立即对干警进行了明确分工:一班负责引导群众疏散;二班实地勘察现场,掌握现场情况,对井场各放喷口进行测量,确定放喷池准确位置;他带领三班踏着崎岖的山路,不畏艰险,迅速准确地摸清了井场周围的水源情况。根据现场勘察和测量的数据,他不顾身体疲劳,连夜组织人员到第二天凌晨4点,编制了《__1井应急救援处置方案》,绘制了《抢险救援力量部署图》,为抢险救援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指挥抢险的领导看了处置方案和部署图后,评价说“好,好,你们太专业了!”为了整合抢险救援的力量,指挥部决定,将抢险现场气防、消防指挥的重任交给应急救援中心,成立消防医疗救护组,负责抢险现场的消防、侦检、疏散、救护等工作,统一协调指挥达州、宣汉、西南局等参战单位的消防、气防、抢险和医疗力量,并承担环境监测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历时15天的抢险战斗中,他和队员们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最终战胜了险情,应急救援中心被集团公司授予集体二等功,杨永钦等三名同志立功受奖。

__年5月12日,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已经在普光气田连续工作了4个多月,回到家里休假还不到10个小时的杨永钦同志,立即通过电话安排部署成立抗震抢险救援队有关事宜后,告别妻儿,带领正在濮阳休假的几名队员,连夜启程奔赴灾区,与从四川普光赶往灾区的队伍会合。带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他们50多名抢险队员,带着210多套抢险器材和装备,日夜兼程,千里驰援,连夜奔赴灾区。在救援过程中,杨永钦同志十分重视用智慧挽救生命,反复要求全体指战员不蛮干、不硬干、不傻干,既要快速救人又要科学安全。他根据救援现场房屋倒塌情况和救援实际,提出了“一察、二听、三喊、四测、五挖、六救”的救援步骤,总结出了上挖法、下挖法、平掏法、支撑法等救援方法,在抗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领队员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与时间赛跑,和生命接力,短短十天时间,共搜救24个工作面,探测223个场点,探出幸存者18人,自己成功营救出6人,12人交与兄弟队伍营救,搜寻遇难者59人,清障41处,排除危楼9栋,防疫消杀492次,为灾民拉送饮用水100多吨,为灾民看病100余人次。抗震结束后,应急救援中心被全国总工会授予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国家安监总局、集团公司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杨永钦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23名同志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集团公司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0余名同志被中原油田记功受奖。

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命悬一线、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书写传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杨永钦和他带领的中原油田消防支队官兵用科学、智慧和胆识,为油城人民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为中原崛起千里驰骋赴汤蹈火写风流,保一方平安一马当先鞠躬尽瘁铸辉煌”。这是对杨永钦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原油田消防支队这支队伍的真实写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fanwen/cailiao/1592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