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开同志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长期身体力行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奋斗终身”的崇高品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欢迎阅读!
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
周永开同志热心生态保护,扎根大山不言苦。1992年,离休后,周永开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了他最牵挂的土地——万源市花萼山。
1992年,时年65岁的周永开说服两名退休干部,自发组成了三人义务护林小组,在万源市花萼山义务护林。他先后走遍了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涉及的11个乡镇及村组,深入院坝、群众家中,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引导群众投入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在花萼山守山护林的20多年岁月里,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他常常是自己掏钱予以接济。每次上山前,他还要动员亲戚朋友为贫困户捐款捐物,然后请人背上山,挨家挨户发送。周永开同志对于生态保护的苦心有了回报,保护山林逐渐成为当地大多数人的习惯,村民自发造林上百亩,林业部门也在花萼山实施公益林项目500余亩。
20多年来,他和护林队员们挨家挨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引导群众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他在花萼山每次少则住半月,多则住两个多月,在他的感召下,村民纷纷主动加入护林行列,成为义务护林员。20多年来,周永开在花萼山义务植树造林1500余亩,支持在万源青沟打造野生腊梅园,已发展野生腊梅67公顷10万多株,硬是把荒山变成了绿荫,这些山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清风林”。2007年8月,花萼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花萼山如同一座“绿色明珠”,镶嵌在大巴山人民的心中。
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
“离休不离岗,为扶贫事业作出贡献。”“70多年如一日,把对党的忠诚践行在行动上,勇于担当,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时时把群众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花萼山不通电,我就去跳玄天观”,周永开用行动践行着“把群众当亲人”的铮铮誓言。1994年起,周永开带领村民们修建通村公路,项家坪村也告别了不通电的历史;周永开捐出1500元钱、5吨水泥修缮破旧的校舍;对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周永开就自掏腰包,先后资助10多名孩子上学,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决战脱贫攻坚,必须为群众开辟致富路。周永开经常深入农户出“致富点子”。川贝是名贵中药材,而花萼山上的萼贝是其中最好的一种,在市场上十分紧缺,他得知这一信息后,就自己种起了0.2亩“试验田”,自己边学边种,并利用闲遐时间向村民传播种植技术。农忙季节,他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就深入农家讲解技术。在他的帮助带领下,村民们种植萼贝成功,并卖上了好价钱,人均年增收入五千元,村民李家权种植萼贝年收入达4万多元,花萼山项家坪村还成立了川陕萼贝专业合作社,萼贝年产值数百万元。如今,村民们还种起了其它中药材,昔日的荒山坡成了他们的“聚宝盆”。
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
上世纪二十年代,共产党人以达县第五高级小学、宣汉县清溪镇宏文校等学校为阵地,传播共产主义思想,革命火种燃遍巴山渠水每个角落,孕育形成的红军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是大巴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5年,周永开发起组织了“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周永开以巴渠12所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了《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了《热血》系列丛书,成为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读本。在达县第五高级小学,他参与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蒲家英烈园”,重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及当地革命先烈的塑像。
“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有了这种传承,才使得巴渠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加清楚地了解过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周永开反复强调这12所学校的重要历史价值。
“共产党员是要有点精神的!”周永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他最爱说的话。一路走来,他先后获得各级表彰(表扬)40多次,2004年中组部授予他“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对周永开同志而言,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
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4
周永开,男,汉族,四川巴中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参加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1991年6月离休。周永开同志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在岗还是离休以后,几十年如一日苦干实干,为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默默奉献,是百姓心中的“周老革命”。他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推动当地林业工作成为全国先进;勇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顶着压力查办案件。他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承诺,带领党员群众护林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把群众当亲人,十余年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助和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他淡泊名利,弘扬优良家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2022关于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范文5
周永开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致力教育公益事业。1995年,周永开怀着一颗对党至忠至诚的赤子之心,发起组织了“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以12所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组织编攥《热血》系列丛书,被达州市作为全市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读本。在张爱萍将军的母校——达县蒲家中学,周永开同志为了让师生牢记在革命战争中蒲家镇牺牲的700多烈士,自费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蒲家英烈园”,重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及当地革命先烈的塑像,确立“热血”纪念日,设立“热血”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周永开还发起组织“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并举办年会20多次。1998年,他在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骨干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周永开还在母校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先后捐赠奖学金40多万元,现已颁发20多届,先后奖励师生1000余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周永开个人向灾区捐款10万元;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7000元;2019年,在建党98周年前夕,他又向党组织缴纳大额党费10万元;2020年,周永开捐款10万元助力武汉抗击疫情;2021年,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周永开向党组织缴纳10万元特殊党费。此外,还向蒲家小学捐款3万,万源市花萼山捐款7.1万……但他还说自己做得不够,还要把积蓄捐给需要的人,把房子捐给政府,身后把遗体捐给医学,把能捐的都捐出去。
慷慨的背后,是周永开对自己和家人的“抠门”。周永开夫妇俩都是地下党员、离休干部,平时生活俭朴、省吃俭用,至今还住在80年代的老房子里,破旧的家具、简陋的陈设,人们不禁感叹:一个离休干部竟过得如此清贫。多年来,周永开没有给老伴买过一件首饰,没有给儿女送过一件礼物,没有给孙子发过一次压岁钱……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周永开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是要有点奉献精神的”这句他最爱说的话,年过九旬的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